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学院新闻

《西安晚报》发表bet356唯一官网体育外籍专家罗宾博士专访
发布时间:2015-10-12     浏览量:

               

    今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2015年10月11日,《西安晚报》发表对bet356唯一官网体育外籍专家罗宾博士的专访:做比西安人更了解西安的人,全文如下:


              做比西安人更了解西安的人
  因为屡屡从中国学生口中听到关于西安的故事,怀揣着好奇与期待的英国小伙子罗宾·吉尔班克,在2008年来到西安一所高校任教,当时,对西安了解最多就是“兵马俑”的他,没有想到这一待就是七年。七年后,罗宾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他会在周末参加西安同事的婚礼,和楼下小饭馆的服务生“谝闲传”,并在看电影《白鹿原》演员们大呼“乡党”时“莫名产生一种认同感”。身为英语文学博士,罗宾除了教书,这几年正在进行的一项“工程”,是把贾平凹、陈忠实等陕西名家们的著作译成英文版。
  今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伴随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眼下,越来越多和罗宾一样的英国人选择在这座城市扎根生活。谈到这座古老而逐渐熟悉起来的城市,罗宾说:“我把这里看作又一个家乡,我甚至觉得,我比很多西安人更了解她。”
  
选择西安
  有浓郁的历史却又日新月异
  来中国前,罗宾在英国著名学府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Aberystwyth)任教,由于学校与bet356唯一官网体育有学术和交换生交流,罗宾带过不少从陕西前往英国留学的学生。交流时,学生们喜欢提及自己的家乡,他们一次次的讲述,让罗宾对中国和西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2008年来到bet356唯一官网体育外语学院任教。
  尽管初来乍到,盛夏西安的酷暑就给了这个从小生活在温带海洋性气候里的年轻人一个“下马威”,不过,他很快熟悉并爱上这里--和家乡北约克郡一样,长安大学城带有田园味的悠闲生活让他舒适自在;他亦很开心于西安人“友好而健谈,也愿意向人敞开心扉”;臊子面和羊肉泡馍为代表的陕西美食“十分OK”,唯一让罗宾不太适应的是,“西安的气候好像有点儿干”。
  对于罗宾驻留于这座古老而有几分黄土色的城市,他的许多英国朋友却并不是很理解,“有一段时间,朋友们好奇我为什么不愿去条件更好的南方特区城市工作”。
  通常他会这么回答:“是啊,到那里教书,薪水是我现在的两倍,甚至是三倍,但还能有什么呢?那个城市和我一样大,只有三十岁。揭去地上的水泥,还能有什么呢?事实上,身处日新月异但却具有浓郁历史痕迹的环境让我更觉得舒适,这就是我为什么执迷于西安。”
  了解西安
  这里除了兵马俑,还有更多
  除了上课、翻译和享受西安人地道的市井生活,罗宾如今最热衷的,是探寻西安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和“陕西那些不为人知的有意思的地方”,他几乎去遍了西安乃至陕西所有博物馆,钻研宝鸡“周礼”遗迹,考究蒲城清代考院旧址,领略宁强的独特风光……
  在陕西拥有的诸多历史遗迹中,罗宾最感兴趣的是周礼文化,“包括英国人在内的很多外国人,都不知道中国有这样伟大的历史,他们往往觉得‘秦’就是中国历史的起点,我想给更多英国人‘科普’秦朝之前的中国历史”。此外,罗宾认为西方人非常有必要了解“周”的原因还有,“只要真正了解周礼文化,就能很容易地理解现代中国人很多行为处事准则的源头”。
  如今的罗宾,生活得像一个真正的陕西人,他甚至像模像样地学起陕西话和那些地道的陕西俚语,“这也许能帮我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而且我发现只要讲陕西话,在这里就能更受人欢迎”。
  对陕西历史地理颇有研究,文学名家大家如数家珍,诗经唐诗典故张口就来……与罗宾共事的bet356唯一官网体育外语学院教授胡宗锋定义罗宾是个比西安人更了解西安的英国人。问罗宾,认可这个评语吗?罗宾自豪地笑了,“也许吧”。
  文化使者
  希望更多陕西文学作品出现在英国
  伴随对陕西文化了解的愈加深入,2009年起,罗宾与胡宗锋开始合作翻译包括贾平凹、陈忠实、红柯、穆涛、吴克敬、方英文等陕西文坛名家的小说作品,迄今已完成三十余部。他自己也在写作,文章基本都是围绕着西安及其附近的地方说事,既说一个地方无形的文化遗产,也讲眼下主流媒体忽视的文化话题。
  翻译了如此多的陕西名家作品,最喜欢哪个?罗宾笑言不同作家有各自的特点,他都很喜欢,“比如陈忠实的书,如果了解陕西文化,就会觉得他的作品很值得品味,好有意思。而红柯的作品则很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有很强的文化现实意味,他也是我最喜欢的陕西作家之一”。
  把陕西作家的作品翻译成英文版,罗宾在完成自己兴趣的同时,也在帮助陕西作家“走出去”。他告诉记者,虽然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学感到好奇,但事实上,英国的中国文学市场现在还并不大,“眼下英国卖得好的中国读物,基本是名人回忆录,普通英国民众最熟悉的中国作家是张爱玲。但我觉得,伴随社会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未来更多的英国人会从网络等渠道接触到更真实立体的中国,并对中国的方方面面产生兴趣,到那时,中国的文学作品也许将在英国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他盼望更多陕西乃至中国文学作品能出现在英国,并给中国小说作者和译者们提供建议:“中国小说家的观念和西方小说家不太一样,他们追求宏大而严肃的写作,作品动辄四五十万字甚至百万字,虽然其中多有杰作,但这样长的篇幅,西方读者并不习惯--西方读者通常接触的多是二十万字以下的小说读物。我认为多翻译一些短篇和中篇小说,也许会让英国乃至西方读者更快地接触,并爱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殷切希望
  中英文化能更全面交流
  作为在英国和中国都任教过的文化学者,罗宾十分关注近年来中英双方关于文化的各项交流。他去过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引起轰动的中国秦代兵马俑展,也看过今年引起广泛讨论的关于中西教育对比的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罗宾不否认即使是在“地球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间,英国和中国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沟通异见,但他也认为,这个快速发展与融合的时期,恰恰是如今双方加强文化交流的最好契机,“中英两国均为教育和文化大国,当今时代是全球化时代,也是一个大交流、大合作的时代,文化和教育交流对于国与国之间促进知识传播,消除认识差异,增进互信友谊,推动文明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事实上,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罗宾提及,英国文学中,萧伯纳、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作家的作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很大,而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也烙印于罗素等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们的笔下,并被他们所推崇。
  谈及中英文化交流年,罗宾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交流内容的具体提议--中国文学作家应该加强对自己作品的翻译重视程度,而对于中英双方而言,都有必要更全面地展开文化交流,并加强高校学生之间的文化与学术交流,让学生们去往对方的国家看一看,“这非常重要。我认为只有当英国学生真正来到中国,才能接触到这座古老国家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将能亲身感受她的神秘,与日新月异的变化”。
  2015年10月12日,《西安晚报》还发表了由罗宾博士撰文,胡宗锋教授翻译的《老陕话之乐》。

老陕话之乐.doc